10月16日,《两端之间 Two Spots》在上海By Rosso举行了开幕仪式,更有两位艺术家以及她们的亲友到场,现场非常成功圆满!本次展览通过一群即将在英国相遇但使用同一母语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来探索语言表达的交汇。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中的语言信息受地理和社会习惯的影响,往往反映了居民与外来者之间的复调叙事。“温度、食物、物质阶级、代际记忆以及众多的多感官行为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模式。当我们身处异国,如何不通过语言传递我们的母语?通过双手产生的作品,又是否能将“他人的事物”赋予我们的语言?
在这次展览中,每位艺术家的反思、推理和呈现的方言,形成一种喃喃的韵律,编织成一股反作用力,轻轻拂去笼罩在他们社会身份周围的话语、文化符号和政治语境。在钢材背景的现代空间中,这些作品、个人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多样相遇,旨在通过个人和集体的方法在不同地方之间创造新的理解。
EXHIBITION VIEWS
艺术家:葛宜君
《疤痕体质》
葛宜君Geneva ,她于2000年出生,从小深受音乐的启蒙,而对艺术领域有天然的向往,认为艺术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她是一名跨专业的学生,之前在国企有过两年的工作经历,后选择申请英国珠宝设计专业。
她作为一名典型的infp,喜欢世界上一切美妙和独特的事物,热爱大自然、小动物以及人文风景。她认为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途,想要捕捉生命中遇到的美好与感动,并将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大家。
展览的作品《疤痕体质》所表述是在成长过程中大大小小的疤痕是必不可少伴随着我们的东西,他也许是身体上的直接伤害,也可能是心理上的隐形创伤。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选择看待它的方式也许并不需要羞于示人,大方展示即可。因为它们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勇气的勋章。因此,她利用羊毛毡和纸雕塑制作了这两个身体装饰作品。
艺术家:杨紫钰
《盲盒陷阱》
杨紫钰EmilyYang,平常非常喜欢潮玩,以及毛绒玩具,所以这也是她创作灵感的主要来源之一。她想去英国发展,心仪院是LCC(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其中想申请的专业是Graphic and MediaDesign。
展览的作品《盲盒陷阱》所表述是近年来,一波潮流玩具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消费,她也是其中之一。因为“盲抽”这种新颖的售卖方式,让很多人深陷其中,在泡泡玛特上的消费一直在增加。该项目通过盲箱产品模型引导深陷盲箱产品消费陷阱的消费者,同时讽刺了盲箱销售模式。
艺术家:谢卓昱彤
《Vivienne Westwood 眼里的新中式》
谢卓昱彤此次展览的作品《Vivienne Westwood眼里的新中式》是Vivienne Westwood作为一个前卫的设计师品牌品牌,作品融合了新中式风格,也带有一定的叛逆和前卫精神。
将传统的中国图案与 Vivienne Westwood 的经典格子结合在一起,设计中融合了葫芦莲花图案和苏格兰格子等元素。
整体服装风格从旗袍中汲取灵感,融合了朱丽叶袖、主教袖和灯笼袖通过通过配色体现东方少女的风格。
《墨与影》
在中世纪哥特式时代,中国也发展了一种独特的中国风格。然而,当今社会对这种沉重而精致的设计风格的兴趣似乎已经减弱。
许多新兴的中国品牌现在已经开始使用草染技术和传统哥特式建筑中常见的调色板,这种组合在视觉上具有创新性。这两种风格都有精致的工艺和引人注目的设计,这在当今推动社会极简主义的趋势中多少被遗忘了。因此,通过结合这两种风格,希望创造一种新的独特视觉风格。
艺术家:赵颢然
《民族的生命力》
赵颢然作品灵感来源于川藏之行中的经历,川藏地区广阔的自然环境让她感受到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打算用当时的所见所闻来作为本次的灵感来源。袋子上的编织是用的羊毛线和藏族人民会用到的民族风毛线做成的,材料都是纯天然。
这四位艺术家们在作品中,不仅呈现了他们对自身和社会环境的独特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试图通过作品,打破固有的藩篱,引发观者对自身社会身份的思考。他们用作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丰富的可能性和多样性。
展览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更在于它激发的共鸣。观者们在观赏作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反思,在不断地思考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与世界的连接。这,便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rosso品牌运营部